路跑行业协会对赛事的公认评级主要分为国际田径联合会(简称国际田联)的金银铜标赛事及中国田径协会的金银铜牌赛事。赛事自愿申请,各协会按照一定的评级标准对赛事的各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定。
在赛事的宣传推文上,我们经常看到一句话:“按照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标准打造”,或“争取几年达到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水准”。
上半年结束,《领跑者》开展了“上半年你心中最好的中国马拉松赛事”投票,文末跑友留言,也是“希望某赛事2018年更加努力,争取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赛事主办方和参赛选手对追求国际田联标牌的热情可见一斑。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评选始于2008年,分为金、银、铜标三个等级。
截止2017年7月,全球总计有99个马拉松及路跑赛事获得国际田联标牌赛事认证.
获得标牌赛事数量的国家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中国、日本、捷克、西班牙、美国和法国,其中,中国有12个。
这12个标牌赛事中,北京、上海、厦门、扬州、东营5家荣获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认证,兰州、重庆、广州3家获得银标认证,杭州、太原、深圳、衡水湖4家获得铜标认证。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评选是由赛事组委会和所在国田协同时向国际田联提出认证申请。获得认证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需每年都要向国际田联提交申请表、总结表等,符合标准的才能获得认证。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标准有哪些?
大体归类,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评选标准可以分为特邀选手邀请及保障、赛事规范与公平、安全保障、宣传与传播、国际田联品牌呈现几个方面。
01特邀优秀运动员参赛及保障方面的要求:
必须邀请优秀运动员参赛:
金标赛事必须邀请36个月内达到金标成绩,或达到奥运会、世锦赛的前25名的运动员参赛。其中至少男子5人,女子5人,他们至少来自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比如金标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为男子在2小时10分以内,女子在2小时28分以内。铜标、银标运动员成绩略降,国家数也不同。
第一方阵运动员前面要有装有计时钟的前导车,车上要坐着赛道丈量员或极其熟悉赛道的人手持赛道丈量文件。
特邀选手的落地交通和接待、赛前训练条件、比赛当天热身场地等方面的保障。
获奖选手必须接受兴奋剂检查,金标赛事检查数量是男女各6名选手。
特邀选手的领跑员要有明显号码标识,要参加赛前技术会议,让所有特邀选手认识。
确保特邀选手遵守国际田联广告规定。
特邀选手应尽全力完赛。
02安全保障方面的要求:
医疗保障应与选手人数和赛事天气条件相匹配;道路封闭并有人管理;组委会必须购买第三方责任险;饮水用水和补给站必须按规则设定,并且有充足的人员服务。
03赛事规范与公平方面的要求:
必须采用电子芯片计时,赛后成绩要尽快公布,且除了枪声成绩外,要向选手提供净计时成绩;赛后成绩及时发布;饮水、补给点标识清晰等。
04宣传和传播方面的要求:
媒体服务方面,给媒体提供当地语言及英语的两版参赛选手名单及完赛成绩;配置可观看赛事直播的电视或显示器以及高速网络。
金标赛事必须在5个国家或地区对赛事进行全程直播或录播,银标则要在本国家或地区对赛事进行全程直播或录播。
05国际田联品牌呈现:
赛事组委会须在离终点100米之内放置国际田联广告板和国际田联标牌赛事广告板;必须在网站、终点门及所有印刷物上呈现国际田联标牌赛事标识。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标准有哪些?
我国获得国际田联标牌的赛事一经举办后,经常有选手讨论并质疑其是否达到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标准。
在国际田联标牌赛事评选标准里,与选手体验密切相关的当属对补给、赛道管理、医疗保障方面的要求,而标准里的具体要求应该说是赛事组织的底线要求。至于标准里用大量篇幅提出的对特邀选手邀请和保障方面的要求,以及宣传传播和国际田联品牌展示的要求部分,则与普通选手的参赛体验基本没有关系。
除了补给站的配置、赛道管理和医疗保障之外,波士顿马拉松赛事总监认为,在评价一个赛事的质量时,还应看各个点排队的长度,起终点布置是否专业、清洁,广播系统覆盖是否足够,赛道拥挤程度,开跑后是否能很快进入正常速度,路标是否清晰、终点食物饮料是否充足等等。
因此平时比较容易引起选手吐槽的存取衣是否排大队、起终点流线是否清晰、赛道能不能跑起来、终点奖牌完赛包够不够,各种标识是否清晰,起终点的交通便利性等,并不在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评选标准里。
在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认证规则中写道:其目的是为组织者建立在赛事质量、选手安全、遵守国际田联规则等方面达到世界优秀等级的在全球运动领域有意义的认证体系。
然而近10年的标牌赛事评选,并未对中国的标牌赛事质量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中国马拉松的赛事质量是在整个行业的合力作用下不断提升。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评选最为显著的作用,应该是为国际上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参赛舞台以及邀请费、奖金等更好的动力保障,不断扩充高水平选手的队伍,从而提升这个项目的竞技水平。此外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认证体系对国际田联的品牌传播和马拉松运动的传播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两点作用与国际田联不断提升项目水平和促进项目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
虽然随着国际田联金银铜标赛事的增多,高水平选手参赛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多。但这些标牌赛事组委会却需要为邀请这些金银铜标选手付出不菲的成本。
目前能达到金银铜标成绩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选手有比比皆是的趋势,但因标准里有男、女和国家地区数量的要求,这使得欧、美等国金银铜标选手资源变得非常稀缺,邀请费不菲;而这些金银铜标选手不是只来拿邀请费的,赛事的奖金也是他们决定是否接受邀请的重要条件。这样在选手邀请和奖金设置方面的成本支出将占赛事成本中很大比例。
金标赛事要求对男女各6名选手进行兴奋剂检查,由于每一例尿样要达到比重合格才有效,因此总计12例的检查经常会因尿比重不合格反复检查,导致成本相应增加。
随着邀请的高水平选手增多,计时的规格也会提升,标牌赛事通常会在每5公里设置分段计时,有的还会放置计时钟,从而增加计时成本。
如果赛事定位是一场高竞技水平赛事,原本就打算在特邀选手和计时上面有不菲的投入,追求一下国际田联标牌赛事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一场高温高海拔高难度的马拉松赛事,或者是一场设置在景区内以体育旅游的目的去的马拉松,花大力气、大投入追求国际田联标牌赛事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在中国,国际田联的标牌因被很多地方政府当作赛事质量等级的标签而追逐,但跑友心中有杆秤,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也不会因为你是国际田联标牌赛事而不被吐槽。
中国的12个标牌赛事已经超过了国际田联标牌赛事总量的十分之一,还有不断增长的势头。美国的马拉松赛事数量远远多于中国,知名的马拉松六大满贯中美国赛事占据3席,但国际田联标牌赛事中美国却也仅仅有6场。其原因一方面与美国的社会化办赛主体有关,另一方面正如《国际田联路跑指南》中所言:“奖金越丰厚,当然就可能吸引到世界顶尖选手。但是,吸引他们参赛可能并不实际,且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