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风险管理|卓明讲坛-灾害信息和灾害信息管理概述

0
1127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卓明信援通讯社

作者:徐诗凌、郝南

原文于2020年7月5日发布

  1. 为什么需要灾害信息管理
  2. 灾害信息管理的一般流程
  3. 灾害信息的有限性
  4. 灾害信息的分类
  5. 用HEINA模型理解灾害和灾害信息
  6. 灾害信息的来源 

一、为什么需要灾害信息管理

信息对个人、组织和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在灾害和其他影响到人的基本生存状况的危机场景中,更是如此。信息是人对当前形势和场景形成理解的材料。

基于此种理解,人决定自己的行动:

  • 在灾害打断了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如能理解新的形势,受灾民众可决定是是否和如何自救互救
  • 救助灾民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可决定是否提供援助、提供什么、提供给谁以及提供多少、如何提供
  • 主导灾害响应进程的政府部门更是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行整体性的工作决策

能够形成一定的理解并决定自己的行动,是人和组织在危机及其破坏性影响发生过后重获确定性、掌控感、主动性,从而对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形成信心和内在驱动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尤为矛盾的是,在突发性自然灾害或其他危机发生的时候,往往发生突出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或者称为“信息黑箱”。

灾害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包括场景和要素变化快、系统性影响复杂;一旦出现了灾害破坏通信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极端情况,则会明显加剧这种“黑箱”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缺失夸大不实虚假错位过期等都是几乎必然出现的现象。

灾害信息管理的必要性由此而来。

灾害信息管理要实现的初级目标,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一条信息是否准确,包括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两个维度。尤其需要关注信息的及时性,灾区的变化常常很快,为此需要甄别一条信息所描述的内容是否已经过时、发生了变化。这通常都需要给信息加上时间标记

灾害信息管理的次级目标,是实现信息的可用性,也就是使信息可以用于形势描述、需求分析、行动决策、社区动员、心理安抚、大众传播等不同的目的。

为此需要关注两个维度,一为信息的完整度(4W原则),包括事件主体(谁)、事件发生时间(什么时间)、事件发生地点(在哪里)、事件内容(发生了什么),不完整的信息往往无法直接使用;一为信息的相关度

笼统而言,任何与灾害有关的信息都可以是灾害信息。但对于有特定目标的灾害信息管理而言,需要识别与工作目标相关的信息有哪些,从而划定信息工作的边界

例如对许多从事灾后救助的组织而言,并不需要详细掌握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这种致灾机制信息,但需要较具体地掌握重灾村组社区的分布、人口数量和房屋损失程度等信息。

不过,划定信息边界,不意味着对边界之外的信息一概不理。例如,在指向行动决策的灾害信息管理中,社交媒体上公众表达悲痛和祝福的消息就其本身而言对灾害救助并无助益,通常不予采集;但这类消息作为公众关注、认知和情绪的表现,其数量、频率、聚集发生时段和持续性、基调等,均可说明灾害响应的社会环境变化,乃至指示出动员公众资源、保持行动正当性的可能。这也是一些机构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舆情监测的依据。

二、灾害信息管理的一般流程

一般而言,灾害信息管理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步骤。

收集信息包括从各种信息发布渠道采集信息,例如从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信息流上摘录信息;以及主动地挖掘信息,包括使用关键词和特征搜索、侦查某种特定的信息,通过调研和访谈获取信息,利用卫星地图、本地图片视频等资料分析获得信息,以及在采集的足够广泛而全面的信息中提炼、归纳。

处理信息包括:

  • 信息的存储,如使用协作文档、表格和网盘存储,经常需要用到信息分类(见下节)
  • 信息的真实性核查,包括甄别信息来源的可信度,通过信息内容的各个因素比对分析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其他信息来源交叉验证其真实性,通过常识、专业知识等判断其真实性,通过联络当事人和有技巧的询问核实等
  • 信息的审核,包括标记和移除不真实的信息,以及识别出已经过时的信息等,有时也可标记出特别重要的信息
  • 信息的完整度补充,包括根据信息提供的线索,通过其他信息来源、访谈、专业知识等补充事件细节
  • 以及信息的保密管理,即在采集到一些可能引起公众恐慌或政治社会风险,甚至阻碍救灾进展的信息时,需要暂止传播或分级处理,如将水库溃坝风险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将灾后传染病、暴力事件等报告给政府部门和有特定专业技能的工作伙伴,对涉及国家安全的相关信息(比如涉及军事的信息)只进行内部上级报告、不予传播等。

使用信息包括:

  • 信息分析,即根据现有信息和机构工作方向来判断整体或某个领域的形势,或者当地的工作环境和风险等
  • 信息传递,即将某些内容的信息定向地传递给本部门或组织之外的相关方
  • 信息传播,指的是将信息对受助对象或公众进行传播
  • 信息产品,即根据经过收集和处理的信息撰写报告、制作图表等
  • 行动决策,即根据信息来决定个人或组织的下一步行动,等等。

三、灾害信息的有限性

灾害响应工作者的共识是,在危机发生以后,几乎不可能获得绝对准确、详实、完整的信息来支持有足够依据的行动决策。灾害影响规模越大,灾害范围内发生异动的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就会呈几何级数上升,获得充分的决策依据信息的可能性就越低。

信息的准确、详实、完整度往往随着时间进程、信息暴露和其他条件的改善而逐渐提升,但这往往和灾后需求及响应行动的急迫性矛盾。通过科技手段和工作技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但由于危机的特点,这个“缺口”几乎永远不可能完全弥合。

灾害响应工作者需要容纳灾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学习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作出决策,并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信息来调整行动。而信息管理也需要了解决策者最需要的关键信息,优先保障提供,并根据外部形势和需求变化,不断变换焦点、跟进更新。

也就是说,灾害信息管理应持续进行并融入灾害响应行动全程。比如在灾害头一两天,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每个受灾村组的损失和需求,但可以根据致灾因子的强度、分布和发灾机制,估算灾害影响范围中各个行政单位的可能受灾程度分布,再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通过远程评估来快速校验和调整。

再比如,一个现场评估小组可能要用一天左右的时间彻底调研清楚一个社区的需求,如果要为上百个社区筹集资源,那就得适当精简评估的指标,间以远程评估、抽样校验、联合评估等工作方法。但在接下来的发放过程中,还是要以更精确的需求评估结果为依据。

在认识到灾害信息和信息传播的作用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其作用的边界。正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含义,摄入同样的信息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或者同一背景中不同身份、权力关系中不同位置的人仍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或采取不同的决策。

为此,有必要在处理、传播和使用信息时作出合理的预期。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到,作战指挥官经常要在对一线形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收大量紧急重要的信息,无从辨别吸收,而应急决策中往往时机更重要,因此最终只能忽略掉大部分信息,只看眼皮底下的。所以在紧急响应中,决策者需要的信息通常是简明直观且优先度明确的。

基于以上认识,在关注信息内容的准确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信息表达的形式信息制作者固然主导信息表达的形式(语言或方言;口头、文字、图形图像或这几种形式的组合;术语系统、正式化程度等),信息接收方却在自己既有的接受和认知框架内主导如何消化这些信息。

同一内容的信息,在向需要理解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的受灾个体,需要进行灾害响应决策的本地社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行动主体,需要了解灾区内部形势的公众传达时,都需要对信息形式进行一定的“剪裁”,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不改变内容本身的准确性:如此才可尽量实现既定的目的。

四、灾害信息的分类

对灾害信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分类。例如:

根据信息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灾前即已存在的背景信息(Baseline-,或基线数据)和灾后发生的即时信息(Active)。

根据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受灾个体、亲友和本地组织,政府,媒体,救援救助组织,智力支持组织等发布的信息。需要对不同信息来源的可信度进行一定的评估,并在新的危机中对可信度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这些信息来源不一定都位于灾区,但这不一定影响其可信度。需要注意区分信息来源和信息传播渠道(政府发布、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调研报告等)。

也可以根据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如分为灾害概况、灾害损失、脆弱人群、政府响应等。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和信息处理的目的来制定按照内容分类的方法。在不同类型的灾害中,按内容的分类方法也很有可能有所不同。

信息分类方法可用于内部的信息存储、传递等管理流程,也可用于对外的报告等信息呈现。

以下从灾害学、灾害风险管理和人道紧急响应项目管理的视角,提出一种信息分类方法,它同时也是更整全、深入理解灾害事件的一个框架。

五、用HEINA模型理解灾害和灾害信息

一种或多种超出常规的自然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发生后,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构成了灾害;在灾害中,人们因为损失产生了需求,被动或者主动采取行动来抢救生命和财产、恢复和重建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依次识别出以下的要素

致灾因子(Hazard)

可能导致生命、健康、财产、社会、经济损失或环境退化的自然过程、现象或人类活动。

例如:地震、洪水、台风、滑坡、山火、病毒、工业污染、大坝垮塌等。在这里可以更具体的指向为地震中的地表震动、从降水到洪水的水体动力学过程、台风中的风力和潮水冲击等,以及这些因子的次生灾害链因子,比如滑坡等地质灾害,再比如,海啸。

承灾体(Exposure)

位于致灾因子影响区域的承灾体(人、基础设施、房屋、生产力和其他有形人类资产)的状况。例如:人的数量、房屋的建筑结构类型、矿产开采地的分布和使用,等等。与此相关的是,经常需讨论到承灾体的两方面内容:

  • 承灾体的脆弱性,也就是使个人、社区、资产或系统容易受到损失的物理、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例如身心障碍者的行动能力、社会地位,某乡镇近期内曾受灾和重建的情况,人群的营养不良状况,等等。
  • 承灾体的能力,指人、组织、社区或社会使用其力量、特点和资源来管理和应对灾害或其他危机的能力。例如:具有影响力的村长、运行有效的滑坡监测系统、在屋里常备盛满水的罐子的本地习俗等。

有些承灾体的特性与致灾因子看起来不那么相关,但对于实施应急响应很重要,比如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理解和把握承灾体的特性与灾害、响应行动之间的关系规律,至关重要。比如唐山地震发生在半夜所以逃生比例很低;当城市直下型地震发生在傍晚,则超市就是重点搜救对象。

有时我们还讨论另一个“E”,即孕灾环境(Environment),即指一系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产生致灾因子所构成的环境。例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工厂矿山、市场、聚居区等。有些社会因素既孕育了灾害,又是承灾体。在灾害发生初期对其影响进行研判时,尤其需要考虑孕灾环境。

灾害影响(Impact)

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即时或短期的、中长期的影响,以及对生命、健康、财产、环境、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常用的灾害影响指标包括因灾伤亡和失踪人数、房屋损毁数量、输电管线路桥损毁数量、直接经济损失等。

灾害影响的发生也可能经历很长的链式反应或系统反应。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造成生命和健康的损失、个人和家庭生计损失或中断、社会信任消退、长期经济衰退,在一些本已有武装冲突的国家引起新的不稳定状况等。

在决策时,灾害影响常常是需要定量的。所以指标的设定非常重要,它必须在应急场景中有条件快速获得、不易误解、能直观/客观反映严重程度。比如地震当中评价社区灾情严重程度最核心的指标是房屋损毁率。这种指标数字获得越早越好,有时候仅仅是预估数量级都可以对决策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所以也需要有快速的半定量化方法做辅助。

需要注意的是灾害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只有损失,也可能有正面影响。比如台风经常可以缓解干旱,其实它是大气圈中不可或缺的能量平衡机制,类似于空调。

灾后需求(Need)

在灾害影响下,人、社区和社会为恢复到稳定状况而产生的物资、资金、服务需求。从人道援助角度定义,需求则是指维持受影响的人和社区的基本安全和尊严的最低标准需求

例如联合国的人道主义组群系统即可用作分类需求的方法,包括食物安全、营养、安置、安置区管理、供水和卫生管理、医疗、应急通信、教育、脆弱人群保护、生计恢复、交通物流等。

分析需求的方法可以根据机构业务特点工作目标而进行调整。不同类别的需求之间常有关联,一个领域的损失引发另一个领域的需求,例如交通阻断直接影响帐篷、食物等关键物资进入,不良的环境卫生加大传染病发生的可能、进而加重医疗系统的负担,规划和管理不佳的灾后安置区可能增加性暴力的发生概率,灾后教育活动缺位会影响儿童的身心状况和儿童照料者(常为妇女或老人)的劳作负担、进而不利于生计恢复,等等。需求的分类划分需要在不同的参与主体中尽量统一,这样才能有利于行动、资源匹配和协调的目的。

响应行动(Action)

人、社区、组织和社会针对灾后需求所采取的响应行动,包括由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受灾社区、政府、民间社会团体、企业、学术机构等)采取的不同形式的行动(生命救援、基础设施抢修、物资和设备援助、服务援助、资金捐赠、贷款、公众传播、技术援助、政策,等等)。

一般而言,可分为政府的和社会的响应行动:

  • 如政府的交通管制
  • 安置补助政策
  • 备灾物资调运
  • 人员投入
  • 财政拨款
  • 重建规划等
  • 以及社会不同行为主体的援助和捐赠

对于决策者来说,了解既有或计划中的各方响应行动,可以据此估量已有的资源体量和分配,结合需求分布和变化,分析救援救灾的薄弱环节和过度集中的环节。最低限度的响应行动信息应当包括4W谁、在哪儿、何时、做什么。获取和管理响应行动信息,是救灾行动协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小结:从信息管理的角度而言,通过关注、收集和分析致灾因子(H)、承灾体和孕灾环境(E)、灾害影响(I)、灾后需求(N)、响应行动(A)这五个维度的信息,在不同灾害中反复比较、归纳出要素间的关系和规律,就有可能勾勒出较为完整的灾区形势,从而把握对个体或组织的工作定位,和一定时期内的形势走向,通过对关键信息的掌握构建起宏观的预见性,有助于作出更好的决策。

HEINA模型是卓明在一百多次灾害响应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涵盖与应急响应有关的绝大部分要素及其相关性的经验模型。在各个维度的要素都具备可预见性基础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在致灾因子确定即灾害发生时,即预测出整个灾害形势的演变过程,从而给出更有建设性的决策参考意见。

六、灾害信息的来源

使用HEINA模型理解灾害和灾害信息,有助于在工作开始前就对需要什么信息有所预期,在工作过程中识别出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从何而来呢?

就近年国内的灾害信息来源而言,常用到的信息渠道包括:

致灾因子(H)

有关致灾因子的信息经常来自于与灾害有关的技术部门或科研院所的信息产品。仅以中国常见的暴雨山洪和地震为例:

  • 暴雨洪灾:强致灾的暴雨洪灾往往是以山洪的形式发生,通常是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再形成冲击、破坏承灾体的动量和势能的结果,因此需要先后关注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经常需要关注下垫面情况(比如不同的植被覆盖、分流河道、土壤墒情等),和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于集雨汇流的影响。常规要做的工作包括:
    • 在高风险期实时监测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和强对流预警;
    • 在预警期内通过目标省、市的“水雨情”平台上监测降雨量和河道水库水位;
    • 根据地方情况制定触发响应的雨量、水位“成灾阈值”;
    • 在判断可能发生险情时联络当地确认灾害是否发生,并告知属地救援力量等等。
  • 地震:地震在不同地区引起的影响差异非常显著。人口密度、建筑结构、发生时间是否是人群密集活动时段等,会造成直接影响的差异,为此需在地震发生早期关注地震三要素,即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这些也是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地震快报通常会包含的内容。

地震烈度则是更值得关注的指标,因为烈度即地表加速度,是地震破坏建筑的最直接致灾因子。同时震源机制解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近海地震是否会触发海啸,了解灾发地活断层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地震断裂方向从而更精准划定地震严重影响范围(研判7度烈度区)。

研判烈度区是这一系列动作最主要的目的,对区域内的承灾体的脆弱性分析可以推算损失和需求,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信息搜集乃至救援行动指明方向和范围。

目前的技术水平可做到发震后数小时内制作出烈度估算图,称为地震震动图,通常由地方地震局发布(现在有司正在推广烈度测量设备,有望实现烈度速报);震后数日内,通过实地评估,地方和国家地震局发布烈度分布图。地震局还会发布人口热力图、余震分布图、地质隐患分布图等公共服务产品。

承灾体和孕灾环境(E)

有关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的信息通常是基础性背景性的,也即灾前就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灾害发生后,在等待和挖掘灾区内的最新状况时,就可以开始收集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的信息。常用的信息和来源包括:

  • 行政区划信息:灾害影响范围内及周边的自然村和行政村、乡镇、区县、城市等;通常可通过查阅地图、行政区划网以及从GIS数据中提取(县以上公开,乡镇级以下的边界数据获取不易),有时网络百科可提供部分信息。
  • 地理信息:山脉、河流、海拔、地形、矿产、气候、历史灾害等;通常可通过查阅地图、网络百科等获取。
  • 人口信息:人口和家庭数量、密度分布、性别和年龄构成、民族、宗教、语言、残障者、贫困户和其他脆弱人群情况等;最佳来源是新近的人口普查数据;在人口普查数据不可得的情况下,可通过网络百科、“一个村”等行政村信息平台获取5-10年内的部分数据,通过残联、妇联、扶贫办、民宗委等专门部门获取专项信息,通过半结构化或结构化访谈社区里的关键人物获得此类信息等。
  • 房屋和基础设施信息:民用建筑的结构类型、建筑年限;交通路网图;广场、学校、医院的分布等。可通过查阅地图和访谈本地人来获取此类信息。有时候,按地名搜索当地图片,可识别建筑结构。
  • 经济信息:人均收入、经济水平、主要产业、市场渠道、中心经济区等。通常可通过网络百科和地理信息分析部分获取。

灾害影响(I)

需要关注的常用指标包括

  • 受灾人口数量、伤亡人数、转移安置人口数量、需要紧急救助的人口数量
  • 房屋倒塌、损坏数量
  • 农林畜牧渔业损失数量
  • 水电通信和交通基础设施损失
  • 直接经济损失

这些指标属于政府灾情通报的常规统计数字,但在政府发布灾情通报之前和两次灾情通报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信息源(本地关键人、交通和农业部门的社交媒体发布、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的零散信息等)进行快速补充。

灾后需求(N)

较为准确的灾后需求一般需要专门的调研活动来评估,就此有多种需求评估方法。但在有条件开展需求评估之前,也可以通过规律和模型来推测灾后需求的方向和体量。

例如:通过致灾因子结合承灾体分析,判断房屋损毁可能,即灾害造成的损失(I影响),从而判断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流离失所人群以及人群大概量级和处境,进而推算人群需求类型和数量;房屋倒塌和重度损坏的数量及转移安置人口数量指示出帐篷和生活物资的数量级别,等等。

也可以通过电话访谈,使用HEINA模型制定简明的半结构化问卷(卓明村村排12问),快速评估出某个社区的受损情况,通过数量和分布充分的社区需求信息进行汇总,估算出需求总量,再结合已供应量估算缺口。

社交媒体上的灾后个人求助常常引起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并由此牵动社会捐赠数额。在个案层面,此类求助应得到救援队伍的重视和及时反应。在整体资源调度层面,则应进一步评估

成一定规模出现的灾后个人求助往往出现在城镇洪涝场景中,前提条件是受灾地通信畅通、求助人熟悉社交媒体,未必能直接说明灾害本身的短期、长期和地域范围影响及需求。但结合个人求助出现的条件,同一地区成规模出现的个人求助的地理分布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分析紧急需求的分布,可结合水情动态监测,支持救援力量调度的决策。

可定量、可预计的灾后需求信息是灾后应急响应决策的目的指引,和核心参考依据。

响应行动(A)

包括政府的响应行动和政策,以及社会力量的响应行动。近年来,大多数地方政府的主要响应行动和政策会在定期发布的通报里列举,但不同的地方可能有通报详细程度的区别。农业、妇女工作等领域的工作常由相关部门专门发布。

社会力量的响应行动散见于各个机构的社交媒体通报,如有社会力量协调机制,通常可从中获取主要的社会组织行动情况。在所有的响应行动信息中,通常特别留意帐篷、彩条布、棉被、床、大米、饮用水等关键安置物资和儿童、妇女、残障者服务的数量、分布和落实进程等。

共享响应信息,建立一个响应行动信息交换的枢纽,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均衡需求和资源。如需求缺口与已规划行动都有明确展示,可以有效地引导未规划资源向优先、适配需求缺口投放。

在灾后多头并举、沟通不畅、彼此独立、需求多样的多决策主体场景下,资源与需求的匹配会出现级数效应,极大影响整体效率。灯下黑、错配、优先倒置、浪费、不均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当需求与行动信息能够分布式记账并公示,就会出现自发调节效应从而实现协同性的目的。

HEINA模型中的每一个信息要素都有其属性、规律和收集、使用的方法。如何系统性地获取、呈现,则是信息管理的主体需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和机制流程去实现的。

这里还需要反复强调在国际人道与减灾领域的一个行业共识:应急响应的质量是由灾前准备工作决定的。灾害具备不可预测性,我们则必须从灾害经验中总结规律,尽量提高预见性、减少不可预见的影响,为可以预见的部分事先做好详细、可实现的准备,为不确定性的部分预留冗余机制和储备。

对于灾害信息管理来说,知识管理、专业能力建设、经验归纳、工作机制和工具的设计制作、人力的储备和组织、信息告知渠道路径、信任关系的搭建、基础信息的积累……这些灾前准备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不仅仅是有一些表单模板和固定信息来源就足够应对。

此文根据周甜建议写出,成文后获得连芳、薛飞、李潇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END-

编辑:陈泽应

相关推荐

知识产权声明

封面图 by Midjourney

排版|莫非工作室

排版审核|韩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