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行稳致远。疫情开启的2020,赛事人该如何应对?

0
667

邱志伟老师 橙光线CEO 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讲师

1 对于2020年的整个体育赛事行业的发展,您有哪些预测?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正是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体育总局叫停国内近期的各项大中小赛事、CBA宣布剩下的赛季整体延期的时刻。鼠年伊始就逢此大变,注定了赛事人们的2020会很具有挑战,也会很不寻常。

为切断病毒扩散的所有通路,可以预见2020上半年会成为赛事的真空期,以赛事承办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和小伙伴会非常难,赛事产业中下游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也会很难。

病毒得到彻底控制后,2020的下半年大概率会迎来全国各地赛事的“报复性”爆发,大量由上半年推迟到下半年的赛事叠加到下半年原有的赛事中,或者原本覆盖全年的赛季需要压缩到下半年全部打完,这些情况会对赛事行业内公司和团队的多任务管理能力、各类资源的积累和运用、工作效率甚至资金周转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2 您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橙光线将为同学们做出哪些贡献?

我们希望能够和全国的赛事人小伙伴们一起,共同面对和应对上述的挑战——上半年的“农闲”时刻帮大家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和培养团队、能力和资源;下半年“农忙”时间大家厚积薄发之时,我们扮演好“外脑”和“外援”的角色,帮大家从容应对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挑战。

3 请写下您对赛事人和行业的期望与祝福。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中国的体育产业,特别是赛事产业经过过去几年的蜕变、沉淀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些优质的IP、优秀的团队和成熟的经验。虽然整个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尚在周期的底部,再加上年初这次新型病毒的冲击,行业中还在坚持的团队一定是优秀的团队,还能存活的公司一定是优秀的公司。希望大家坚持信念,坚定信心,练好内功,主动拥抱变化,积极面对挑战。明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小伙伴们,我们能够顽强地走到现在,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去改变!

石春健老师 路跑赛事管理训练营讲师

1 2019年里,体育行业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件发生?您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我一直比较聚焦于全国马拉松赛事的相关事件。我比较深刻的体会是,2019仍然是赛事数量的一个高速增长期,跑马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大赛越来越一票难求,但赛事宣传越来越不容易,再好的亮点,也很快就被新的赛事新的亮点冲淡,跑友的注意力转移很快,甚至成绩证书晚出来两天,发朋友圈的兴趣就都没有了。哪怕是北上广这样的大赛,传播的区域性也很明显。

我觉得现在的传播平台多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大家的注意力被各种平台、各种新形式的内容所吸引,为赛事的传播提出很大挑战。同时更考验大家办赛的初心,自身的硬实力,锦上添花的东西对赛事的帮助会越来越少。

2 宏观角度来说,您认为国内赛事与国际赛事的距离是否在缩小?目前尚有哪些差距?

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和国际赛事比,赛事组织水平提升非常快。国情不同,赛事组织者比国际赛事实际上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比如我们的赛前搭建,往往赛前十几个小时才允许入场,而国际大赛有的可以提前一周搭建,这个工作密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国际大赛信息化程度高,而我们很多赛事组委会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这也要求执行人员有非常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从这些角度讲,国际大赛的组织者在中国,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组织一场高质量的比赛。部分中国赛事组织者的执行能力和专业能力是不亚于国际大赛组织者的。

目前的差距还是在于马拉松赛事文化、市民包容性、赛事品牌塑造等需要长期积淀的方面。

3 请写下您对赛事人和行业的建议与祝福。

我见过赛事的收容方案只有半页纸的,也见过足足几页纸的。赛事组织者平时是动多静少,整日奔波。现在正值非常时期,上半年的工作节奏会比以往大大减缓。建议大家多一些时间坐下来,梳理以往的方案,形成文档管理体系,同时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让赛事的执行不被打上性格标签。

祝福大家都能顺利度过这个非常时期,多充电,多学习跨行业的经验。抱朴守拙,行稳致远。

4 请用一句简短的话介绍您的课程,吸引还在犹豫是否加入“橙光线大本营”的同学们。

我一直努力使得课程内容越来越具有实操性、数字化、模板化。

崔英善老师 橙光线合伙人 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高效能管理、赞助专题讲师

1 2015年以来,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赛事人通过橙光线的赛事管理培训课程系统学习赛事管理的理念、方法与知识,在中国体育赛事、特别是路跑赛事的一线前沿做出了大量贡献。这些年来,您能看到这些赛事管理人才的哪些进步?这为中国的体育赛事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

这个问题我想以重庆开承体育为例,我们彼此见证了5年的发展:

2015年,我到重庆为开承体育全员(当时是重庆乐视)提供了第一场两天的马拉松赛事管理内训。那时候的团队对马拉松赛事管理还是全员零基础,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跑步和参赛经验,更不要提马拉松赛事管理经验,而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还是一个纸面上的初步构想。

2016年和2018年,他们分别进行了两次更为深度的马拉松赛事管理内训,进一步深化全员对赛事管理的理解。 他们也一直在派遣各个相关岗位人来上市场开发、赞助、品牌管理等专题课程,包括派遣主要成员参加纽约马拉松的观摩项目,这样重视学习、人才培养的团队在各方面的成长和蜕变能力也是对应的。

2019年11月,我第一次去跑了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跑完之后很欣慰。做过多年赞助咨询的我已经很有信心,认为这是一个完全可以推荐给优质品牌进行赞助的赛事,从竞赛组织的有序程度、品牌宣传的主题清晰度、创意表现质量和传播数量、赞助权益呈现效果及赞助商现场服务来讲,都是一场对赞助商来说安全、可靠、值得合作的优质赛事。

这是我身为橙光线的一员,深感欣慰的。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地域广袤,需要每个地方都有意愿扎根本地的优秀赛事组织者去服务一方,这正是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服务的群体。 而他们所提供的赛事产品不仅在竞赛管理上需要越来越严谨精密,保障安全流畅运行,还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赛事定位,做好传播,也需要懂得如何与赞助商合作、如何开发更多的商业收入,然而这样的团队综合能力是需要时间不断学习、实践和积累的。

而现在,橙光线的同学中已经有一部分团队具有这样的综合能力,包括上海路跑协会、汇跑赛事、穹景体育、七道赛事、厦门睿行等等,他们在全国各地打造的精品赛事,不仅仅带动了当地的大批人开始跑步,投身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了地方的经济,让跑步已经成为企业品牌不可忽视的传播渠道。

我相信,优秀的赛事人不仅仅将影响体育赛事行业,他们所带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工作风格,对于合作的各个政府机构、供应商等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2020年伊始,由于疫情,体育赛事行业面临着重大挑战,您对橙光线的同学们有什么样的应对建议?

变化、风险、危机、不确定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从未改变。身处体育赛事行业的我们概莫能外,也需要坦然和冷静面对。

从体育赛事行业来讲,国家级及国际级赛事通常都有较为强大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延期还是取消,相信造成的影响是会随着疫情缓解逐步消除的,此处不做叙述。

以下建议主要针对橙光线同学当中的主体,即在各地举办多场年度赛事(每年一次)的体育赛事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地迎接未来的发展。也请大家注意,每个企业的特点不一样,请勿照搬,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01.带领团队做好心理建设,应对疫情缓解时间的不确定性

疫情缓解需要多久?究竟是两个月后能恢复还是四个月后能恢复赛事的举办?没有人能够打包票。团队需要明确期望,做好灵活应对的心理准备。

02.认清年度体育赛事行业特点,不要过度悲观

对于手头已经有成熟赛事产品的赛事企业来说,都会很清楚赛事的主要收入和支出都是不规律、不定期的,是随着赛事时间变化的。除了原计划在2-3月举办赛事的部分企业,赛事的绝大部分支出都应该还未产生。

而赛事企业运营的固定成本主要是办公及人员成本,赛事企业通常长期员工数量不多,赛时大量依靠外包人员。因此相比于睁眼就是各种成本的餐饮等行业来说,体育赛事行业已经是受到影响相对较小、灵活性很高的行业了。

但是对于仍然没有成熟的赛事产品,仍依赖每年投标获取政府或者品牌的赛事活动的企业来说,确实会面临很大挑战– 今年各地政府或者企业品牌招标的赛事活动总量会是锐减的。

03.根据人力资源情况确定可延期与需取消赛事

赛事运营极度依赖有经验的优质人力资源。 因此,赛事虽然可延期,但是如果一家赛事企业的赛事都延期到下半年,则将对内部人力资源造成巨大挑战,届时从外部获取临时人员难度也将大大增加,是重点收入源的赛事,需要保障举办则可采取延期;其他赛事如果无法保障本年度的人力资源,建议及早确定取消。

04.梳理现金流

收入部分:旗下主要赛事的收入源如果主要是政府出资、或已有多年签约的主要赞助商,那么恭喜你,风险不大,应当可以安然度过,需要保障的是与主要出资方洽谈合理的付款进度。

如果赛事尚未确认主要收入源,则需要精细计算不同时间长度的多种可能性,建议做好通过融资度过困难阶段的准备。

成本控制:即便是已经延期到下半年的赛事,也需要注意控制前期的对外付款进度,尽可能减小由于疫情缓解时间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

05.对现有合同因不可抗力产生的变更应尽早通知各方

如果赛事延期或取消,均需要尽早通知赛事相关的赞助商、供应商等各方此决定,并尽早友好协商在不可抗力条件下对合同条款的变更方案。

06.快速建设远程工作能力

赛事的筹备依然要继续推进,但与各方的会议、信息协同在现在情况下都更适合远程。网络上介绍远程工作工具的文章很多,在此谨建议大家至少选取以下用途的远程工作工具:

1)  可共享屏幕的远程会议-用于内部团队会议、政府沟通、赞助商沟通、供应商沟通、初期的核心志愿者培训等

2)  多平台即时同步的网络存储服务 – 用于内部同步管理所有文件

3)  项目管理服务– 用于追踪、跟进各项任务进展

4)  同步编辑文件服务– 用于内部同步修改同一个文件提高效率

除了以上工具外,远程工作的管理体系同样也是需要配套建设、让内部团队能够养成远程工作习惯的。

07.持续进行给粉丝的线上服务

赛事不只是现场,特别是每个成熟的赛事都有一批粉丝。赛事即便是延期,仍应保持定期沟通、互动、服务,至少每周一次。微博、微信仍应定期保持内容发布,此时采访、征集跑者、医务人员、警务人员等在疫情期间的正能量故事,传播居家运动知识、协助传播防护知识,都可以成为沟通、服务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则可以结合赞助商内容,成为向赞助商提出的线上传播方案。

08.为下半年业务做流程和资源准备

1)管理流程: 由于此前分散到一年周期的赛事会延期到下半年,内部团队的管理流程越高效,越能够应对同期交叉管理不同赛事的挑战。此时检视、优化内部管理流程,能够为未来的长期发展也打下更好的基础

2)人力资源: 除内部人力资源外,需要了解:

  a. 下半年政府合作部分是否会有其他大型活动影响和你的企业合作?

  b. 关键的供应商是否有人力保障你的各项赛事?

  c.  关键的兼职人员是否能够保障时间?如果不能,需要尽快考虑招募和培训新的兼职人员。

09.修炼内功,让灵魂跟上身体,强有力应对之后的发展机会

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需求,对体育赛事的需求仍然会增长。 从2014年以来,中国的体育赛事特别是路跑赛事行业高歌猛进,有很多赛事企业也是蒙眼狂奔,而这场疫情,忽然让行业来了个急刹车。这段时间,是混混沌沌茫然无措,还是苦练内功,以备再战,对未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赛事企业要修炼哪些内功?建议大家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梳理:

1) 公司战略: 作为赛事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企业级的商业模式如何构建?

2) 赛事层级战略:每场赛事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赛事的定位是什么?赛事级的商业模式如何构建?

3) 赛事管理知识沉淀、文档化:过去举办过的赛事已经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与教训,文档是否已经全部汇总?经验、教训是否已经更新到计划、指南等工具中?

4) 内部管理流程:从公司管理到赛事管理,内部的各项管理流程是否齐备?是否合理?

5) 人才培养:现有人才是否充足?有多少能向下一个阶段培养?如何通过指导、培训等方式赋能于潜在的人才?

6) 信息化: 信息化的程度以后会直接影响企业运行的效率,你的赛事管理是否可以有更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7) 企业内部抗风险机制:除了赛事风险和应急管理外,企业内部有没有分析过主要会面对哪些风险?有没有应对的机制?

最后想用去年厦马时,原厦马组委会的骆莹莹发的朋友圈与大家共勉:

当疫情引发了社会情绪中无数的焦虑、猜疑、不信任之后,亲爱的橙光线的同学们,期待着大家的赛事早日回归,弥合人们心中的裂痕,每个周末让更多跑者的笑容充满我们的朋友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