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2020,我和我的赛事充满危机、满怀希望|我是赛事人

0
748

第69期

我是赛事人

刘苏

姓名:刘苏

别称:苏哥

位置:重庆

单位:开承体育文化产业(重庆)有限公司

职务:副总经理

参与举办赛事:2011年重庆马拉松、2016-19太原马拉松,2015-2019重庆女子半马、大足龙水湖半程马拉松、长江三峡越野挑战赛、铜梁半程马拉松、长寿湖半程马拉松、Car2go重庆城市定向赛,以及一些其他网球比赛、羽毛球比赛。

参赛经历:我很少跑步,唯一和公司同事一起以团建的形式参加了2019年的西安城墙马拉松,13.7公里以1:50:43的准关门成绩完赛,堪称人生巅峰。

培训经历:《纽约路跑协会马拉松赛事管理培训进阶班及赞助专题班》 

Q1:职业经历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选择体育行业?为什么会选择做马拉松赛事?

在2013年迈入体育产业这个圈子之前,我做了15年左右的体育记者,采访过三届世界杯、两届亚洲杯,也采访过北京奥运会、女排世锦赛、女足世界杯、乒乓球世锦赛、田径钻石联赛等。从体育记者的角度,几乎没什么遗憾了。至于选择做马拉松赛事,是因为2015年加盟了当时的重庆乐视体育,从2015年的第一届重庆女子马拉松开始,自然而然,也是随波逐流。

Q2:这个行业,对你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的改变最大。和做记者相比,做体育产业,或者说做路跑赛事,工作的密集强度显然更大,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是作为“乙方”的存在。不管是几百人的比赛,还是几万人的比赛,需要习惯团队作战,需要更强的协调、沟通和应变能力。这几年下来,对我个人的心态、工作方式的改变,几乎是颠覆性的。

但总的来说,改变是正向和积极的。

Q3:这些年来伴随公司的成长和变化,你最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

整个团队。我们公司从赛事运营这一块儿的团队在过去几年变化相对不算太大,身边的这帮兄弟姐妹,不管是做执行的,做市场的,是赛事顺利举办的核心基础。没有他们,就没有比赛,至少没有比赛的逐年进步和成熟。

Q4:太原的跑步环境是怎样的?这几年基础设施的建设、居民跑步氛围和跑步人数上,有哪些变化?

具体的数据没有翔实的统计,但太马从2016年我们团队正式接手,3万人堪堪报满。到2017—19年,报名人数分别是4万多、6万多和7万多,证明了太原的跑步人群基数越来越大。太原可以跑步的地方越来越多。特别是2019年汾河西岸的一条大概8公里左右的塑胶跑道启用,2020年初晋阳湖公园环湖大约12公里的滨水步道成型,太原市区核心地带也算有了一条很专业的亲水跑步步道,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跑步。我觉得太原的跑步硬件设施已经很棒了,特别是晋阳湖的环湖步道,从整体环境和配套设施、自然景观来看,是在国内都能排进前五的“跑步圣地”。

Q5:太原马拉松给太原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

一场太马要改变城市的建设和容貌,这个肯定不容易也不现实,但随着到太原跑马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其实更多是关于太原这座城市的口碑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太原也有蓝天白云碧树繁花,穿城而过的汾河两岸风景真的很漂亮,完全改变了很多人心目中太原就是个污染严重、煤渣和有害气体遮天蔽日的城市。所以,以太马为媒介,让更多人的认识一个真实的山西和太原,善莫大焉。

Q6:对于异地办赛来说,开承体育是如何管理和运营赛事的?有哪些经验?

2016年接手太马,算是标准的异地执行。通常在赛前三个月左右,会有十个人左右的团队常驻太原,展开赛前的密集的筹备工作,比赛后一周左右,做完基本的总结工作和收尾工作,就撤回重庆。我们和太原市体育局的各个部门,尤其是竞赛管理中心,随时都保持密切联系。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是,多站在主办方的角度帮他们考虑利弊,一个长期运营的赛事最好把自己公司非原则性的得失稍微放到次要的部分,态度要谦卑,但还是要靠专业的认知和勤恳踏实的执行水平,去打动主办方,证明自己,少些忽悠和套路,日久终见人心。

Q7:受疫情影响,今年太原马拉松的举办经历了哪些波折?为赛事能够举办,各主办方都做了哪些工作和坚持?

今年的体验大多数同行应该都一样,一言难尽。我们主要从赛事延续的重要性和办赛方式、规模的调整去说服政府和赞助商,然后在赛制、宣传炒作和周边玩法上多动脑筋,尽可能为赞助商引流目标人群。比如对今年的总冠九牛牧业,我们在线下赛事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想办法通过一些福利和玩法让线上赛的本地参赛者,能够到九牛牧业的门店去领取完赛奖牌,并设置一些仪式感的环节,这些做法还是得到了赞助商的认可。

Q8:在这些年办赛期间,最难忘的是哪场比赛和人,为什么?

应该是2016年的太马。对于我来说,几乎是一个小半壶水的状态,去做一个3万人规模的大型城市马拉松的赛事总监,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无知者无畏”。当然感谢当时很给力的北京乐视体育赛事团队和重庆乐视体育赛事团队的合力支持,让我有惊无险完成赛事。比赛当天,当发令枪响时,无数跑友从站在赛道边的我身边跑过,我比较不争气的红了眼眶,那一刻的释然、感触和激动,终生难忘。

Q9:在今年疫情影响下的体育大环境里,开承体育的业务有哪些挑战,做了哪些调整,目前经营状况如何?

显然遇到了全面的挑战,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经历了降薪、再降薪,绩效考核方式的调整。所以整个公司很难,非常难,近乎撑不下去了。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们公司的现状,也是绝大多数赛事公司的现状。

但幸运的是,团队几乎没有太大的动荡,90%的员工都固守阵地,共克时艰。

Q10: 疫情期间你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新的发现?

疫情初期,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是全公司跟赛事相关的部门,一起做了一个开承体育的路跑赛事执行手册,力争做到一个完全的赛事小白,拿到执行手册也知道如何按图索骥去完成自己负责的版块。这本十万字左右的手册,会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知识沉淀的产物,也是特殊时期一段美好的记忆。

Q11:您觉得受疫情影响,体育赛事行业未来会呈现一个怎样的状况?为什么?

这个行业未来长期总体是向好的,但短时间内会比较困难,一两年内恐怕都很难恢复元气。体育赛事行业跟国家的总体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个道理我想绝大多数赛事人都明白,就看谁有耐心和情怀坚持下去了。

Q12:今年对你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应对和处理的?有哪些心得?

在公司的业务无法开展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证团队的稳定。我们公司,具体是我带这个赛事团队,大项目都是下半年,9月份的太马和11月份前后的女马,过去我们上半年也多是在做策划做筹备。事实证明,今年虽然时间会延后,但太马和女马都能看到继续做的希望,大家坚持大半年还能看到些着落,算是很幸运了。

Q13:你认为在目前疫情影响下的赛事行业中做企业和团队管理,最需要的技能是什么?

1)学习和充电,蓄势待发;

2)真正静下心来做项目策划和创意;

3)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最重要的技能其实就是做人,我很愿意学习更好的管理工具和思路,在赛事运营中学习先进经验和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但面临今年这种几乎覆巢之下难有完卵的几乎让你无法用“术”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道”的东西。那就是让团队的人都愿意跟你一起干下去,而且你还要说服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有价值的,有希望的。

Q14:你在你孩子的眼中,是怎样的父亲?您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父亲?为什么?

闺女叫刘小好,快7岁了,陪她的时间的确很少,孩子眼中我毫无疑问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我好像不太擅长和喜欢跟年龄太小的孩子打交道。我总幻想和我的孩子能更多是心灵上的交流,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有些幼稚,很惭愧。

Q15:近些年,你最骄傲的事是什么?为什么?

没有。其实工作上应该会有一些骄傲的东西,但在回答完上一个问题后,我觉得有点沮丧,工作上的东西在家庭面前,好像都不那么值得骄傲了。

Q16: 面临压力最喜欢的减压方式是?为什么?

看莫名其妙的电视剧和抱着手机看网络小说。

Q17: 长远来看,你对自己还有哪些期待、挑战和计划?

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减肥减肥减肥,打好现在这份工,因为我还真挺喜欢的。

Q18: 你最近在听的音乐中最想推荐给大家哪几首?

《不该》——陈奕迅;肖凯晔

《Just A Dream》—— Sam Tsui / Christina Grimmie

-END-

决战2020最后赞助销售季

必修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