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会赛场到城市梦想:一场关于未来的深度布局

0
396

点击直达橙光线赛事橙长中心查看好课

立即查看8月线上培训课程

本文授权转载来自微信公众号:【cityif

选自2022年1月31日发布的【奥运·城市系列之二:奥运与城市规划设计 | 国际观察166】

作者:徐昶 陈蓬勃 苏云龙 霍鑫艳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从宗教节日、竞技赛事的古代奥运会到促进和平、追求进步精神的现代奥运会,奥运会一直伴随着世界的脉动。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奥运会带给城市的也会不同,从提速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到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再到从硬件到软件的多维提升。尽管战争、疾病、巨额亏损等会使奥运经历波折,但奥运依然以其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城市。

现代奥运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渐从体育赛事发展为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更多的服务于经济、城市更新等领域[1]

随着赛事规模、工业技术的提升,各主办城市逐渐将奥运规划、场馆分布、城市规划统筹考虑,结合城市发展进程,明确规划侧重点,以奥运会为契机,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加速城市更新,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作用。

一、奥运举办城市

奥运会举办地的选择被认为是确保奥运会主办权的重要因素之一[2]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各国首都往往具有基础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优势,许多国家的首都被投选为奥运举办城市。已成功举办的29次夏季奥运会中,以国家首都作为举办城市的次数高达18次,占比为62%

许多国家的特大城市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在文化艺术、环境保护、举办大型赛事经验等方面富有竞争力,具备举办奥运会的基础,可以借助奥运会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主办城市发展。历史上有11次奥运会举办地为非首都的特大城市,占比为38%

图1.举办奥运会首都及非首都城市比例
来源:作者自绘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举办城市的选定需要申办国家提出申请,国际奥委会收到申请后对申办城市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并从社会政治稳定、体育设施齐全、城市开放与现代化、有经济保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选,最后通过投票确定举办城市。

在摩纳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上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申请流程由原先的申请变为邀请,国际奥委会将邀请有兴趣的国家奥委会与城市,听取其关于奥运会的想法,并在各层面给出意见及帮助。

国际奥委会希望从申办阶段进行改革,强调申办奥运会不是一个特许经营的招标过程,或者千篇一律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而是为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而进行的先提案、再论证的过程。

奥运举办城市的确定不再是机械化的走流程,而是更加注重满足服务运动员的同时与地区发展相吻合

二、奥运与城市规划

随着奥运会带给城市影响的不断增强,不同国家针对奥运主办城市特点,从社会发展情况、经济发展特点、城市发展进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制定相关规划方案,以期借助奥运会提升主办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2.1 城市衰退转向城市更新——2012年伦敦奥运会

伦敦作为三次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于申奥初期组织编制了2012年伦敦奥运遗产总体规划,将规划重点不仅集中于整体策划、筹备、规划设计及规划实施,还着重关注赛后场馆应用,赛后区域协调发展等遗产规划。

在规划初期伦敦没有将奥运主场馆及主题公园选在基础设施相对充足,人居生活环境良好的西区,而是将奥运基地选址确定在东区的下利亚低谷区。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历史背景原因

伦敦东区由于历史进程与城市发展节奏不统一,城市衰退现象严重,伦敦政府多次试图改变该地区高失业率、住房环境差、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但效果均不理想。

于是,举办奥运会成为更新伦敦东区城市布局,顺应伦敦新时代发展要求,提供当地居民奥运遗产的有效路径。

图2.下利亚低谷区更新范围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 释放土地资源

下利亚低谷区在规划时期仍处于“脏、乱、差”阶段,历史遗留的污染土地无法为该地区提供良好的更新基础,经《下利亚低谷区机会发展区域战略规划》估算,若从根本上利用新技术处理该区域土地,使其符合规范要求,在2005年至2016年,该地区可释放173公顷的“棕土地*”,由此可新建约3至4万套住房及约5万个就业机会[3]

图3.下利亚低谷区更新前俯瞰图
来源:网络
  • 以下利亚低谷区更新为突破口,带动泰晤士河旧城改造

利用该地区独特的河道和岛屿网络,借助奥运会吸引新的投资,将下利亚低谷区转变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混合使用的城市区域。

通过修建奥运公园,形成公共开放空间,增加滨水空间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通过落实上述规划实现下利亚低谷区与泰晤士河的连接,加速泰晤士河旧城改造。

伦敦交付管理局于07年将奥运会总体规划与地区规划融合形成下利亚低谷区机会发展区域战略规划(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以期借助奥运会,实现该地区城市空间重构。

下利亚低谷区战略规划中从河道、绿地空间、住房、工业选址、交通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地区如何实现从城市衰退到城市更新的规划理念及实施路径。

图4.下利亚低谷区机会发展区域战略规划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河道规划

修复河道,重建人与河道的动态关系

下利亚低谷区的河道系统是该山谷的固有元素,该区域拥有广阔的排水下游区,河道系统辐射延伸至研究范围的大部分区域,但山谷南部河道可达性较差且山谷中心地带开放空间的可达性明显不足。

基于现状情况,规划中

  • 首先通过新建围绕河道系统的开放空间弥补了休憩空间的可达性。
  • 其次,根据河道特征进行分类,结合各自特点进行规划,在保持河道功能的同时,针对河道进行生态改善使其回归自然化。
  • 最后,通过评估和管理降低洪水风险,为伦敦奥运会及赛后发展提供支撑。
图5.下利亚低谷区河道渲染图及实景图
来源:网络
图6. 河道规划图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绿地空间

构建绿色空间网络,促进滨水绿地空间结合

伦敦东部战略性绿色空间网络的远期规划目标是形成绿地网络,在规划编制中通过扩展下利亚低谷区的开放空间,回归了该地区的自然属性。伦敦通过创建生态和遗产资源,为新建和既有社区提供休闲和娱乐机会,利用新建及改善的开放空间创造高品质城市及景观环境,帮助既有和新建社区有机结合。在规划中绿地空间将城市、郊区、农村、水域等各个元素连接成为更旷阔的区域,通过绿地系统规划改善

  • 慢行系统通道
  • 增强生物多样性
  • 降低洪水风险
  • 适应环境变化
  • 促进娱乐
  • 健康生活
图7.下利亚低谷区绿地及开放空间实景图
来源:网络
图8.绿地空间规划图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住房

诠释新的都市更新,建设重心集中于社区营造

伦敦通过腾退下利亚低谷区废旧工厂,修复污染土壤等手段释放了大量“棕土地”,为该地区远期居住提供了有力条件。在规划中着重关注新建可持续住宅社区的不同居住类型及使用期限,提供了丰富的住房类型及使用权组合,满足了个人、家庭及社区的需求。同时,住房空间规划充分参考了交通规划,将居住用地与交通枢纽有效结合,缩短居民与交通枢纽的距离。

图9.住房规划图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工业

战略性保留重要工厂,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实力

下利亚低谷区作为工业集中发展地区在伦敦经济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为满足该区域可持续发展,伦敦依据该区域未来工业活动的加强、设施的升级以及混合土地使用的需求合理规划了工业用地,为该区域提供了丰富且多样化的经济支撑,为当地市民提供了更多居住及就业机会。

此外,在规划中战略性的保留了重要的就业地点,将无业务活动或为当地提供有限就业机会或经济利益的工业进行了腾退,通过释放土地和集约化管理工业用地促进了该地区工业用地的整治。

图10.工业用地分布规划图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交通规划

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形成富有吸引力的交通网络

伦敦通过修建交通枢纽兴建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了交通设施的承载力,在保证不影响河道及相关市政走廊的前提下,改善了当地交通网路。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将开放空间及便利设施与周围社区关联,促进既有及新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在用地强度或发展密度高的区域合理规划高承载能力的公共交通,满足了居民出行需求,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在规划中重点关注慢行系统的规划,创造了渗透性路线,提升了慢行系统路网密度,加强了各社区之间的联系。

图11.慢行交通规划
来源:LOWER LEA VALLEY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综上所述,伦敦政府通过将奥运规划融入区域规划及总体规划,为城市更新融入原有城市肌理提供基础,借助奥运会吸引的资金流及人才,促进伦敦下利亚低谷区由城市衰退向城市复兴转变。基于该区域的空间重构,释放“棕土地”,满足住房需求,形成滨水绿地空间,提升该地区生活质量,以此带动泰晤士河地区蓬勃发展。

2.2 场馆建设带动地区发展——2016年里约奥运会

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为发展中国家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自1989至1997年,22%的工厂及企业相继离开里约大量工厂及码头废弃,导致当地居民就业困难,贫民窟数量增加,里约整座城市面临城市衰退。

故于2011年里约热内卢政府发布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将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作为了目标[4],并期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实现上述目标。

图12.里约热内卢贫民窟
来源:网络

由于里约城市衰退问题严重,间接导致体育设施、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匮乏,里约奥运会采用“场馆建设和地区发展联动”的模式对奥运场馆进行选址规划,在申奥期间里约将巴拉、马拉卡尔、德奥多鲁以及科帕卡巴纳四个城市外边缘区域集中规划建设奥运场馆,将地区发展与场馆布局相结合,以场馆布局带动城市各区域协同发展

图13.里约多中心城市结构示意图
来源:Rio 2016 Bid Official Report

基于里约四个主要建设奥运场馆的区域,为实现各地区高效互通,在现有交通网络基础上修建了铁路、快速公交(BRT)、地铁以及轻轨(LRT),交通站点1公里范围内覆盖率高达52%(2018年),里约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18%提升至63%

同时,里约交通运行管理体系也同样升级,提升前里约公交车队和线路(包括BRT系统)均由几十个私人运营商运营,借助奥运会私人运营商被整合为四个组织,在四个不同的地理区域运营[5-6]

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营管理的提升,不仅满足了奥运期间交通出行需求,同时为后奥运时代当地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市政方面,市政建设投资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达12%,700公里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及建设扩大了市政设施服务范围

图14.里约举办奥运会前后交通基础设施示意图
来源:Mega Events Footpri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总体而言,里约由于历史原因,正面临着城市衰退、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基于此里约效仿巴塞罗那奥运会利用场馆建设带动城市发展,在规划中将奥运场馆形成组团分散在城市各区域,借助奥运会大力建设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力图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奥运场馆组团为试点向四周发散,加快周边城市空间重构及更新。

三、对北京的启示

3.1 赛时赛后城市发展目标的协调

针对奥运会进行城市规划不仅是主办城市实现奥运积极效应最大化的手段,还是国际奥委会扩大奥运会影响,保证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运作的要求。

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首要规划目标是按照规划意图实现规划并顺利举办奥运会,从近几届奥运规划来看,越来越多的举办城市将远期规划目标定为奥运会带给城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如何协调赛时奥运设施安全投入使用,赛后场馆设施仍能发挥“余热”,促进城市发展,是每个举办城市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近几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根据自身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给出了各自的答卷,但从规划角度仍有共性之处。

具体而言,在申奥阶段不但需要统筹考虑城市规划与奥运规划,还需要重点筹划奥运遗产规划

  • 合理规划好刺激体育发展的设施遗产,避免出现“白象*”现象。
  • 合理规划赛后奥运村转变为居住用房并融入周边城市肌理,为赛后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
  • 科学规划奥运基地交通系统与周边区域交通网络的衔接,通过公共交通廊道引导城市向多中心发展

3.2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伦敦政府在申奥阶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制定了规划方案,从众多申办国家突出重围,成为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可见该理念对于指导奥运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北京在总体规划中强调至2050年成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故未来举办大型赛事时应在策划、筹备、规划、设计及实施等各个层面贯穿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 筹备阶段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规划目标、实施策略及监测标准,
  • 规划设计阶段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最大程度还原绿水青山原貌,处理好城市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
  • 实施层面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按照上述理念及要求施工建设,
  • 赛后注重遗产规划的落实。

3.3大型赛事助力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实现发展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及规划理念,在规划编制中时间维度应从奥运时代延伸至后奥运时代,规划范围也应从单一城市延伸至更广阔的范围。“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扎实推动京津翼协同发展,北京冬季奥运会涉及北京及张家口两座城市,以冬奥会为契机,借助公共交通打通北京至张家口路径,借助冬奥会使张家口得到北京经济及功能辐射,提升两地就业机会及居住品质,促进北京及张家口协同发展,加速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每个奥运主办城市受到社会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其城市化进程各有不同,在规划阶段主办城市结合各自城市发展目标及特点,明确规划内容侧重点。例如

  • 伦敦作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明显,尤其伦敦西区城市发展良好,生活品质高,故在规划中侧重东区的城市更新,以此与周边城市肌理融合
  • 里约奥运会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及城市发展相对落后,故在规划中侧重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
  • 近年北京开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中均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工作,城市复兴作为城市更新更高的要求,已经成为北京下阶段城市更新工作的目标。故在北京未来举办大型赛事活动时,理应积极响应该目标,将城市更新、城市复兴与大型赛事规划及城市发展有机融合

注释:

1.棕土地(Brownfield Site/Previously Developed Land)指曾经利用过的、后闲置的、遗弃的或者未充分利用的土地。

2.白象指前期消耗庞大资源建设,后期没有物尽其用同时需要大量费用进行维护的设施。

参考文献

[1] 韩雯.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织新模式[J]. 新视野(3):68-70.

[2] Hanafi N M , Gammaz S A . OLYMPIC GAMES A SUSTAINABLE DESIGN ASSESSMENT FOR HOST LOCATION[C]// Building the Future Now: Rights to Better Living, Architecture & Contexts. 2019.

[3] EDAW. Lower Lea Valley Olympic and Legacy Masterplans[J].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2005.

[4] Dendura B . Olympic Infrastructure—Global Problems of Local Communities on the Example of Rio 2016, PyeongChang 2018, and Krakow 2023[J]. Sustainability, 2019, 12.

[5] Sullivan G B , Kuehn T . MEGA EVENTS FOOTPRI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 2017.

[6] Silva S , Maiolino C , Torres J A . The Rio Games Legacy in Mobility: Challenges Beyond Infrastructure. 2018.

封面图来源于网络

-END-

相关推荐

知识产权声明

来源:cityif

排版|莫非工作室

排版审核|韩庆玲